首页单元作文初一下册单元作文

初一下册第二单元写作-学习抒情

单元:初一下册第二单元 /更新:2022-12-10 00:11:24

写作指导

  • 写作要求
  • 写作提示

学习抒情

生活中,我们常有动情之时,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,这就是抒情。阅读时,我们常说某篇文章“动人”,往往也是因为它富有感情,能打动读者。

情贵在真,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。因为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,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”(朱光潜语)。在写作中,情感的抒发要自然,水到渠成。郑振铎的《猫》中,难过、悔恨的情感在作者心里交织,凝为一句:“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!”令人感慨,且毫不突兀。

恰当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,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,并深化主题。如《黄河颂》结尾句:“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,将要学习你的榜样,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!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!”这里鲜明、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、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。

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: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。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,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,即为直接抒情;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,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、描写和议论中,由读者慢慢体会,则是间接抒情。在一篇文章中,常常兼用这两种抒情方式。一般来说,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、鲜明,前面所引《猫》和《黄河颂》中的语句就是这样;间接抒情则含而不露,耐人寻味。例如,《土地的誓言》铺排描述“参天碧绿的白桦林”“红布似的高粱”“黑色的土地”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,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;《邓稼先》一文,写到“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”,在议论中饱含敬仰之情。

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,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崇尚含蓄美,情感抒发也以间接抒情为主。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,比如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是用比喻将“愁”具体化,形象化;“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”,是用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乡之情;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,是用景物描写烘托、渲染感情。这种种方法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意识地体会,积累,运用。

写作实践

一 片段作文。写一段话,抒发某种情感,如幸福、喜悦、痛苦、忧伤、渴望等。200 字左右。

提示:

1.可以描写场面、事物,也可以叙述故事。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,有凭借。

2.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,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。

二 在《土地的誓言》里,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。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?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?以《乡情》为题,写一篇作文。不少于500 字。

提示:

1. 关于家乡,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:家乡的景色、物产、风俗,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......不必面面俱到,要有侧重地写作。

2. 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、描写,顺势而发;间接抒情时,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。

3. 写完初稿后,读给同学听听,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。如果效果不好,和同学讨论,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,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。

三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,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。以《我的烦恼》为题,写一篇作文。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。不少于 500 字。

提示:

1.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,比如: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,说你这不行那不行;很喜欢跳舞,家人却不支持;唱歌总是跑调,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......想一想,你有什么烦恼?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?

2.写“烦恼”的时候,要把事情、原因写清楚,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,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。

3.作文写完以后,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,看看大家的烦恼是什么,并相互开导、帮助,争取消除这些烦恼。

指导一:

抒情,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。抒情文则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。抒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,抒情文也是重要的散文形式之一。

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从一出生就会抒情。小孩子见到妈妈时会兴奋地发出“咿咿呀呀”的简单的音节,饥饿时会“哇哇”地大哭,这都是在抒情。等到长大了,逐渐掌握了更多、更复杂的语言,逐渐学会了书写,将这些语言组织起来,以描述自己的主观感情,并形成书面文字,这就是抒情文。

抒情贵在真实。初写抒情文,一定要抒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,切忌矫揉造作、感情虚假。我国宋代的着名词人辛弃疾有过这么一句词:为赋新词强说愁。它的意思是说,一个人本没有愁,或者说并不真正懂得愁,但是为了写出一首好词,却故意在那里说自己怎么怎么地愁。对于作家、诗人来说,这是写作的需要,但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,这就是无病呻吟,是作文中的大忌。我们在写作抒情文章时,一定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,只有这样,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才会可亲、可信,真实、感人如何写好抒情作文如何写好抒情作文。

指导二:

1.在写作中,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,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,并深化主题。

2.除了直接抒情以外,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,即间接抒情。

(1)直接抒情法:

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,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,以感染读者,引起共鸣。

(2)间接抒情

①借景抒情法: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,通过景物来抒情。

②触景生情法: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,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。

③咏物寓情法: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。

④咏物言志法: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。

⑤融情于事法: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,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,感染读者。

⑥融情于理法: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,理中含情,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、厚度,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,拨动人的心弦。

⑦托物言志: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,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。

指导三:

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,我们写文章,总要表情达意,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,这就是抒情。恰当的抒情方式,犹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,又如原野上的一树桃花,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,成为我们作文生辉的亮点。在写作中,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,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,并深化主题。

1.了解常用的抒情方式。
抒情方式分为两种:
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。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,是指在记叙、描写的基础上,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,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、倾吐出来。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已时会说:“浩瀚兮,大海!”再比如魏巍在《我的老师》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:“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,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,多么公平,多么伟大的人啊。”

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、描写、议论中,感情同写人、叙事、写景、状物融合在一起,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。例如李大钊在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》中高声呼喊:“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,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,平原无际,一泻万里。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……回环曲折,极其险峻。民族生命的进程,其经历亦复如是。”间接抒情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、事、景、物融为一体,可表述为:记事抒情(融情于事)、借景抒情(融情于景)、托物言志(融情于物)、议论抒情(融情于理)等。

2.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。在选择抒情方式时,要注意恰当合理,主要原则为:
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;
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。

3.知晓抒情的主要技法。要更好地抒发情感,需注意叙述的方式,可从以下角度入手:
①描摹人物;
②细化动作;
③细化景物。

优秀范文

初一下册第二单元

相关主题

乡情 我的烦恼